盼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21 10:20:49
盼教学设计

盼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盼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盼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读通课文,并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读通课文,并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揭题:

1、谈话:(板书:荠菜)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荠菜吗?谁来说说它是怎样的?(荠菜是一种野菜,嫩叶可吃,味略有点苦。)(注:教师在谈话过程中指导“荠”字的写法。)

2、揭题:既然荠菜味有点苦,不好吃,那么“我”为什么会盼春天的荠菜呢?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第13课《我盼春天的荠菜》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三、 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交流反馈:

①翻到课后读读写写,说说你认为难读难写的生字,并说说为什么?

②读一段你最喜欢读的段落。

五、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一、二、三题。

四、学习1、2大段

1、指名读第一段,有什么疑问?

2、读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话具体写出了“我”小时候很馋?

3、蔷薇枝、映山红好吃吗?为什么“我”会一把把塞进嘴里?

4、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齐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样,可以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5、总结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10小节,了解旧社会穷苦人家孩子的苦,体会小女孩对荠菜特殊的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9、10小节。

教学重难点:了解旧社会穷苦人家孩子的苦,体会小女孩对荠菜特殊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荠菜只是大自然中一种不起眼的野菜。可是我——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却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强烈的愿望!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辛酸种快乐的故事呢?

二、整体入手,理清主线

1、默读课文4—10小节,想一想:

填空:

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没有荠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有荠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2、指名汇报。

3、总结:苦难享受

4、看课文插图,应该是哪一种日子?另外一种日子,你能想象出来是什么画面吗?

三、学习4—8小节

1、自由读4—8小节内容,思考:在那苦难的日子,我遭受到哪些痛苦?(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2、给第4自然段的画面取一个主题(心情基调)。

[板:饥饿]

你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出来?感情朗读。

3、第5自然段的画面取什么主题?([板:紧张]

应该怎么读?(语速加快)

4、第6自然段?[板:冷酪或者悲惨]

怎么读?评评同学哪里读得好?

5、第7自然段?[丧气、悲哀]

妈妈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会哀愁呢?(讨论)

读出感情。(哀愁)

6、读了第8自然段,你的心情如何?

这里为什么要写羊儿回圈,乌鸦归巢?(讨论)

小结。读出孤寂的感觉。

三、学习9—10节

1、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师)范读第9、10节。

2、自由读第9、10节,思考:在有荠菜的日子里,我享受到了什么?(边读边做上记号)

3、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的哪些感受,为什么?(与前对比)

[板:好吃坦然]

4、小结:我不但解除了饥饿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5、指导朗读。

6、尝试背诵。

7、在有荠菜的日子,我是这样坦然,没有荠菜的日子却只有苦难!难怪我会对荠菜有着一种——难怪我会这么盼望——

8、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女孩,你会有哪些希望?

[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

我多希望()!

我多希望()!]

四、总结课文,说说启发。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

苦难:饥饿、紧张、悲哀、孤寂……

特殊的感情

享受:好吃坦然希望……]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背诵9、10两自然段。

2、给课文分段,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大意。

教学重点: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背诵9、10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学习提示”。

1、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有哪几步?

(1)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都是主要的,就要进行归并。

(3)明白、简洁、完整。

二、读课文,正确的给课文分段。

1、联系单元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第三题,给课文分段。

2、交流汇报,并说说原因。

(1第一段;2—3第二段;4—8第三段;9—10第四段)

3、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4、汇报讨论。

(结合课后题3讨论第3段大意。)

5、概括总结。

三、讨论课后题1、2、4。

四、背诵9、10自然段。

怎么背容易记住,请大家出出高招?

自由背、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五、课堂作业本。

六、课堂总结。

盼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 ……此处隐藏16232个字……示课题

(1)多媒体打出课题。(13、我盼春天的荠菜)

(2)我们看题目,我盼春天的荠菜。先看这个盼是什么意思。(盼望、渴

望)。那题目的意思就是我盼望春天的荠菜。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看屏幕)我为什么要盼望春天的荠菜?第二个问题,我对荠菜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特殊)读一读。

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上课,与你们老师平时给你们上课有什么不同?

那你们的心情怎样?这就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既然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那课文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3)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幅图。(多媒体打出图),想想看,课文那一节是描写这幅图的。(第九自然段)

3、指导阅读9、10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用划出。

(2)提问,指名回答。

(3)归纳:

{1、别提有多好吃了。

最喜欢荠菜{2、心情坦然。是一种享受。

(4)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荠菜,味道真那么好吃吗?(为了填饱肚子)

(5)坦然是怎样一种心情?请一位同学念一念这句话。(教学坦然一词)

从文章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心情的坦然?(一是从人物的动作、心情:向田野奔去,不必担心,可以不时的看一看;二是从景物的描写中,侧面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荠菜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吱吱喳喳的小鸟,绽开的杏花、白色的云朵。)

(6)此时此刻,我们应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

(7)因此,作者要发出一份发自内心的感受:荠菜,我亲爱的荠菜!

4、过渡:荠菜它只是一种野草,味道并不好吃,但作者却说别提有多好吃。这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饿!)

5、教学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

(2)指名读这一句话。(无奈的心情)

(3)正因为我饿,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下面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我小时侯很谗)

(4)从财主的胖儿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从他的胖看出什么,他吃什么?我又吃什么?)

(5)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很饿?(青)

(6)这些青的东西我都吃的津津有味,这说明我的确是饥不择食。

(7)带着同情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节。

(8)那么下面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2、3两个自然段的意思呢?

投影出示:1、因为我小时侯饿,所以我谗。

2、我小时侯谗,是因为我饿。

(9)这就是归纳段落大意的一种方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它的一般步骤:

1、先写出每个段落大意的意思。

2、再看看它们的意思是不是主要的,我们舍去次要的,抓住主要的。

3、最后进行归并。

用这种方法来归纳段落大意是比较有效的。在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将进一步运用。

6、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先将1、2、3、9、10这五个自然段的词语进行集中学习。

7、教学词语

蔷薇枝

映山红

青枣

青豌豆

财主

丫头

马齿苋

野葱

盐花

吱吱喳喳

绽开

1、齐读一边

2、男女同学竞读

3、说话练习:分析词语,用3词造句、用上4词造句

8、总结本节课

板书设计:

特殊的感情

最喜欢荠菜

饿

饥不择食

恶语嘲讽

盼教学设计11

一、课文理解:

课文写了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的孩子以挖野菜为乐,表达了对荠菜的特殊

感情,含蓄地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的孩子对自由的向往,也从侧面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课题“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接着写“我”小时候馋是因为肚子饿,具体记叙了“我”因饥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财主家的人凶狠地追赶的事,既反映了旧社会财主欺压穷苦人家孩子的罪恶,也是“我”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课文最后写出春天带给“我”的希望。文中“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习重点:

1、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当段落由多个自然段组成时,经常

用到自然段段意归并法。阅读时,先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接着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哪几个自然段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取主去次,归纳出完整的段落大意。

《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二段(第2、3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详见课本第六单元单元学习提示)。“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难点在于对各自然段的段意根据主次关系进行取舍。在概括时应反复阅读体味才能确定,有时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概括。如课文第3大段(第4---8自然段),在对各自然段段意串连起来时,对语句进行加工,使之完整通顺。这段段落大意可这样概括:“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广阔的田野上。

2、课文第9自然段“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蓝天上白色的云朵”,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读这段话,要这样去理解:1、劳苦的人家辛勤劳动了一年,秋天收起来的粮食大多被财主剥削去了,家里一点粮食,不够一家人生活,冬天只得挨饿。2、穷人盼望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可以挖野菜来充饥。3、“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多好吃了”。这样的食物只有穷人孩子才感到好吃,因为它比挨饿好受多了,所以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4、为什么“挖野菜时会有那种坦然的心情”,而且感到是一种享受呢?这更是对荠菜有一种特殊感情的反映。因为如今去挖荠菜时,可无忧无虑,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还可以自由自在地看天空的小鸟、树上的杏花、天上的白云。

三、难点分析:

【难句理解】“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在

那个社会里,要是妈妈知道这件事,怎么会不哀愁呢?因为担忧自己的孩子遭到财主毒打,担忧财主会借此向父母敲诈、逼债。我怎么忍心看着妈妈再苦上加愁呢?孩子怕失去相依为命的父母,所以说“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四、参考资料:

荠菜,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有缺口,花白色,嫩叶可以吃。

《盼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