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书笔记

时间:2025-05-21 10:18:43
《自控力》读书笔记15篇

《自控力》读书笔记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控力》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控力》读书笔记1

本书的目的:

1、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

2、人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怎样才能抵抗诱惑

3、理解自控局限

4、培养意志力的最佳策略

章节设计:

1、深入剖析:某种概念在生活中如何发生作用&其本质是什么

2、意志力实验:提升自控力的策略

挑战:

1、迎接挑战

2、一次挑战一个概念

3、每周尝试一种策略

4、分享

选择挑战:

1、我要做:什么事情是想多做一些&停止拖延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逃避的事情)

2、我不要:什么是你想放弃&少做一些——妨害了健康、幸福甚至成功(想改掉的习惯)

3、我想要:最想集中精力完成的重要长远目标。那种当下的“渴望”最可能分散注意力&诱惑你远离目标(重要生活目标)

《自控力》读书笔记2

《情绪自控力》:为什么大脑总会“欺骗”我们?

你以为大脑会是为了你的幸福而存在的吗?

不。其实大脑会欺骗你,它特别“懒”,只会对习惯的情绪产生舒适感,即使这种情绪是沮丧、害怕、恐惧。就像悲观者在最灿烂的晴空下也能感受到阴霾,原因就是大脑在“偷懒”,它已经习惯了悲观的情绪,一旦有区别于悲观的情绪出现,它就会装作没发现,而不断地告诉宿主“这没什么可高兴的,那件事更值得悲伤”,以保持自己悲观情绪的舒适区。想想你周围是不是好多人一边在“反感”自己被不良情绪操控,而一边又在不断犯同样的错误呢?这本书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一:如何改变一个不快乐的人(如抑郁症患)呢?

悲观的人不是没有快乐,是大脑已经习惯了悲观的情绪,造成即使有了快乐的事情也会持续很短时间,比如一个悲观的人,早上上班,遇到他的上司,他跟上司打招呼,但上司并没有理他而径直走了,这极大地引起了他的悲观情绪,从“上司对他是不是有看法”到“未来自己的职业前途是不是就毁了”,各种思绪涌上心头,但实际上,他的上司只是没看到他,而错过了跟他打招呼。而如果他上司有一天很主动且很高兴地跟他打招呼,他的快乐情绪刚涌上心头,大脑就告诉他,“千万不要高兴的太早,反常的情况通常不是好的”,于是这种高兴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就烟消云散了。你看这就是大脑的运作方式。

所以要改变这种情绪,就要从“阻断大脑的习惯”入手。第一种办法是:建立自己的情绪笔记。一是每天回忆一道两件令人高兴的、激动的或者自豪、引以为傲的事儿,记录下来,反复地、持续地回味这种感觉,让大脑慢慢习惯这种情绪,不断削弱自己大脑的自卑、畏缩、软弱、抑郁等情绪。二是借助情绪笔记反思自己的情绪,做好情绪的细分。比如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看到自己孩子病了,冲着孩子发火:“怎么这么不听话,让你不要出了汗出去吹风,你看生病发烧了吧。”其实父亲并不是真正在发火,在内心深处隐藏的是对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产生的自责情绪,但他的大脑已经习惯了暴躁易怒了,所以自责的情绪也反馈为发怒,于是就有了莫名其妙的骂孩子。所以,情绪笔记中还可以反思自己一天内不应该产生的情绪,将这些情绪细分开来,分清楚什么是自卑,什么是畏惧,这样更能让大脑在遇到紧急状况时产生自然而然的分类,而不是不管如何都分类成发怒等坏情绪。

另外一个方法是不要忘记周围的幸福感,即使这种幸福是微小的,它能不断给自己带来幸福的延伸,让我们真正变成一种幸福的人。要珍惜身边微小的幸福,不然我们就会丧失这种珍稀的能力,当我们的欲望不断上涨时,越来越大的刺激,也无法满足我们的欲望,整个人生肯定会产生问题。

问题二:如何减缓压力呢?

如果人感到压力的话,交感神经就会兴奋,带来心跳加快、出汗、肌肉紧绷等状况,这是人类在原始社会就拥有的应激反应,再者压力越大的人会对压力更有敏感性,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压力也是一种情绪,如果这种情绪长久地出现,就会被交感神经认为是大脑的常态反应,如果不能彻底消除这种不安,即使是兴奋、高兴等优质的情绪也无法掩盖不安带来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慢慢地所有的情绪都会向不安转化,造成抑郁。

所以控制情绪最大的手段在于控制交感神经对不安和压力这种情绪的兴奋,有两种方法:一是从疯狂的竞争环境中脱离出来,学会放弃那些成功所带来的奖赏和刺激,让大脑归于平淡。二是预测未知的事件,重要的是保证饮食和睡眠的规律性,这是身体的两大基本保障,保证大脑不会“提醒”你又有压力产生了。

大脑分泌的两种物质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一是多巴胺。它能带来热情似火的快乐,这种情绪如汹涌,比如跑步、美食等。另一种能够持续地温和地产生幸福感的物质叫5-羟色胺,即血清素,它柔和地给我们以快乐,在不经意间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人持续的幸福感多来自于血清素,增加血清素的方法有一是散步二是晒太阳三是延长咀嚼时间四是常怀感恩之心五是亲近大自然。所以最理想的状况是: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慢慢行走在绿色葱茏的大自然中,咀嚼着一颗口香糖,怀着对周围人的感恩之心,这才是最好的减压之法。

问题三:如何改变人际关系交往困境?

人际关系也是大脑习惯的延续。比如为什么有的人总会遇到“渣男”?或许是自己过往的经历让自己的大脑和情绪习惯了与“渣男”相处的状态,即使与上一任分手,在寻找下一任时也会无意识地找到这种“熟悉”的感觉,尽管这种“熟悉”是有害的。认知行为治疗专家将这种重复性破坏现象称之为“人生的圈套”,这种“圈套”的成因往往能从过往甚至是小时候的经历中找到,即使对我们完全无意,甚至是有伤害,我们的大脑也会无意识地不断去寻找“熟悉”的人。

怎么办呢?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后,从相反的方面去锻炼自己,让大脑在新的环境中养成习惯,尽管这种习惯是很让人煎熬的。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选择周围可以信赖的人成为核心关系,确保这部分人不流失,最最重要的是让理性的判断代替感性的思维,让可以帮助你的人留在你身边,主动说出你的需求和帮助,建立新的关系习惯。

问题四:怎么样快速治愈分手后遗症?

要明白一个事儿,爱的反义词是什么?不是厌恶而是不关心。每个人的心就像一片自留地,最初里边是空无一物的,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与人开始建立各种联系,于是这片自留地上就开始留出不同的空间给每一个人,比如孩子在离开父母前会给父母留出很大的空地,一旦他离开父母,最初的感受就是不安紧张,缺乏安全感,是因为这块空地暂时空了出来,却没有新的东西填 ……此处隐藏22277个字……原因:只是承诺改变,要比真正坚持承诺和做出改变要容易的多,也更有趣。显然人们更享受这个感觉,可惜这个感觉是虚假的。

挣脱陷阱:动起来。下决心改变只是开始,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2、怎样有效提高自控力?

提高自控力的关键在于理解并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自己。第一时间发现自己在失控的边缘或者正处在失控的沼泽里是训练的自控力的开始。这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处于“自控驾驶模式”,在面临意志力挑战的时候要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可供用来辅助锻炼自控力的工具方法是呼吸冥想,在专注于呼吸的冥想中,我们做的事情正是我们生活中要面对的事情,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收回,集中专注于你的目标。

自己表现出失控行为时候,要关照自己的感受,记录此时的生理和心理的表征,无论什么,接纳它,感受它来,但不要被它带着走。最后行动起来,更多的听从“更好的自己”的召唤。

《自控力》读书笔记15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首先要掌握贯穿本书的三个核心挑战,也可以说是三条核心宣言:

“我要做”挑战。这包括我想要的,对生活有好处的,但因为拖延而没有做的事情。

“我不要”挑战。克制冲动,起监督作用。

“我想要”挑战。这个挑战包括我们想要完成的长远目标和欲望,此区域的细胞活动越剧烈,你采取行动和拒绝诱惑的能力就越强。

作者认为关于意志力的练习说到底就是围绕这三种类型的挑战展开的。简言之,提升自己的意志力、自控力就是要学会驾驭和平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要能够在每一种情境下,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别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是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为了主要矛盾而暂时放掉次要矛盾,为了长远目标而牺牲眼前利益。

那么,这些“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的力量,是来源于何方呢?作者给出了神经学上的科学解释,告诉我们意志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外来物,而是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找到生物基础的,它们都和大脑前额皮质有关系。前额皮质位于额头和眼睛后面的神经区,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罗伯特·萨博斯基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比如坐在沙发上更容易,它就会让你站起来运动运动。

“我要做”的力量,位于大脑前额皮质左边区域,这种力量可以驱使我们投身于枯燥的、困难的,我们也许不想做但却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不要”的力量位于大脑前额皮质右边的区域,它可以帮助我们克制想要做某事的冲动,通常是一些诱惑。而“我想要”的力量则位于大脑前额皮质中间靠下的区域,它代表着我们的目标和欲望,代表着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自控力是人类所特有的。除了自控力之外,人类还具有自我意识,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也清楚地知道做此事的原因。自我意识是自控力的好帮手,因为如果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自控力就无法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此刻正在做出一个决定,我们此刻需要或者不需要意志力。

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在何种时刻需要意志力的出场,意识到此刻自己正在做出选择,认识到自己的种种冲动(比如暴饮暴食的冲动,熬夜的冲动,想骂客户的冲动等等)。认识自己,这就是意志力的第一法则。

【深入剖析】

首先,对自己进行深入剖析,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并且更加深入了解自己。

挑选一个你目前正在面临的意志力的挑战。想一想,更难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艰难?

认清两个自我。描述出这两种相抗衡的想法,冲动的自我想要什么?理智的自我想要什么?

【意志力实验】

其次,通过两个意志力实验来增强自控力。

选择一天,记录自己的意志力选择。把自己做的决定记录下来,哪些是有利的?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

进行5分钟冥想实验:

-原地不动坐好;

-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感受呼吸,开始走神的时候,重新集中注意力,并找出自己走神的原因。

如果冥想的时候觉得很糟糕,那没有关系,实际上,感觉越“糟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作用就越明显,最关键的是你能在走神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刚开始进行冥想训练时,每天锻炼5分钟就可以,待习惯之后,可以试着将时间延长到10~15分钟,当然不是必须延长,每天都有一段固定的时间冥想,总比一天强迫自己冥想30分钟要好。

意志力的本能:三思而后行

意志力实验

将呼吸频率较低到每分钟4~6次,比平时呼吸慢一些。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

研究表明,坚持这个练习能增加你的抗压性,帮助你作好意志力储备。改善心情,缓解压力的最有效的锻炼是每次5分钟。

意志力实验:5分钟给意志力加油

科学家认为,5分钟的绿色锻炼就能减缓压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增强自控力。

自控的肌肉模式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早上的意志力最强,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我想要做的事,那就把它安排在你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

今天犯错,明天补救

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我们想到未来的选择时,就会很容易犯下大错,我们不断期望明天能作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但这种期望是错误的。我们总是憧憬着未来,却没能看到今天的挑战。这让我们确信,未来我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今天想做的事。我们觉得,推迟到以后再做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相信,未来不仅能够弥补今天没做的事,还能做到更多。

我们的大脑错把奖励的承诺当做快乐的保证,所以,我们会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感。

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于诱惑,摆脱罪恶感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面对自己的挫折,持同情自我的态度,以免罪恶感让你再次放弃抗争。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有可能成功。预测你什么时候,会怎样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想象一下不让自己放弃抗争的具体方法。

延迟折扣: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你来说价值越低。

我们无法明确的预知未来,这为我们带来了诱惑,让我们拖延着不做某些事。

等待10分钟。在诱惑面前强制安排的等待时间,在这10分钟里,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抵制住诱惑。

我们很容易感染别人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社会认同:当群体里的其他人都在做某些事时,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件事是应该做的聪明事。

人越是想摆脱某种想法,这种想法就越可能回到意识中,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想法是真实的,也不意味着这个想法很重要。

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本书概念太多,专业性强,我都晕了,囫囵吞枣,里面的一些方法比较实用,准备过段时间再重新看。

《《自控力》读书笔记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