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匆匆地读完书,一页,又一页,可直到把这洋洋洒洒百万字的巨著翻了又翻,心里似乎也没什么感觉。再看看一些随手摘下的段落,只有种似曾相识、朦朦胧胧的感觉,更不知是第几部、时间、事情、环境等。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紧接着想起于老师曾让我们抄过的一句话:读书切忌在匆忙。
对文字的印象渐渐在高速发展的故事情节下淡化;而一些细致入微、精彩的段落也并没有被发现一一匆匆地读,让我对文字的鉴赏与揣摩几乎为零!大量描写被跳过,最后只剩下一个大而空洞的情节……
读书,急不得!
一急,许多精华的段落就不会被吸收了;一急,文字间的良莠就无法比较了;一急,你所收获的就像一具人体的白森森的骨架一样,他的血液、肢体、肌肉以及灵魂就都被遗弃、掩埋在不起眼的角落了。
特别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就真是一个大干世界,像是面面俱到的生活,是需要好好地静下心来,一页一页认真研读的,乃至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字,它们,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慢慢地品味,才能把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下真正的可贵之处挖掘出来。
世界上许多事都是这样,必须静下来,静下来,以一颗平静得没有一丝浮躁的心面对它,这样,一些重要的细节才不会被你遗漏。
我忽然想起了《小王子》中那个忙于计算的绅士,忙忙碌碌地算出一堆数字再把它锁在柜子里。之后又是计算……许多人不都是这样吗?赶时间所以不能陪家人,赶工作所以只能睡一小会儿;他们似乎一直在忙碌,冲着你喊“我没时间!”可笑得让人觉得这只是一出闹剧。
所以要时常提醒自己一下,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一点,让心更静一点,去寻找那些被遗忘了的“珍宝”。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平凡的世界》诞生于路遥的笔下,这本书是围绕着孙玉厚这一家普通农民展开的平凡故事。他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对我感触最大的应该是他的两个儿子——孙少安和孙少平。
《平凡的世界》中第一个感动我的人物是孙少安。孙少安有一个不算太大的梦想:就是能让一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能让全村人都能吃上白面馍。孙少安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田润叶。她俩之间亲密无间了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他俩小的时候经常在夏天去东拉河里玩,一丝不挂的给对方身上糊泥巴玩。渐渐地,他们都长大了,润叶去城里当了老师。有一天润叶突然塞给少安一个纸条——竟然是向他表白!虽然他们是一起从小玩到大,而且他也喜欢润叶,但他一想到自己家的境况时,就没有了接受润叶的勇气。他为了改变自己家的贫穷面貌,他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乡亲们天天过着吃不饱肚子的生活,他不能离开生养他的穷家,他要带动全村人致富。他最后选择了放弃润叶。看到这我很伤心但也有一些感动。伤心的是,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互相喜欢却不能在一起。感动的是,少安放弃润叶是一心为了润叶着想,不想拖累她,是为了改变家庭和全村人的命运。少安选择“放手”的背后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付出,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他是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同时我也明白了在社会生活中要懂得责任和担当,孙少安正是因为明白自己的责任,才放弃了润叶,才能够最终改变家庭的命运,也终于带动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看到孙少安的经历,我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心中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才能够始终牢记我们青少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才能够放弃安逸,舍得用玩的时间来学习,才能够不只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始终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将来走上社会改变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而拼搏。
《平凡的世界》中第二个感动我的人物是孙少平。他对知识的渴望使我深深感动:他无论是在学校吃不饱饭时,还是在后来独自外出打工时,还是在煤矿上工作时,都坚持看书学习,用丰富的精神养料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不管条件多么恶劣,他最终没有让自己沦落成一个满嘴脏话的没文化的粗人,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多么的不容易。他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想想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条件,好多同学却经常不好好珍惜,还经常怨天尤人——埋怨父母为我们提供的条件不好,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主观上不努力,客观上找理由,为自己的不努力找种种借口。陈少平的经历使我反思自己,让我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让我明白了经历种种磨难不改初心的可贵。
《平凡的世界》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明白了坚持梦想是多么难能可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向小说中的陈少安和陈少平学习,不管遇到任何挫折,我都会脚踏实地,坚持梦想,努力克服困难,奋发向上,做一个目标坚定,不改初心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读了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内心就深感震撼。作者笔下的黄土高原,是一个隔绝于繁华和喧嚣的世界,在那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作者描绘了一幅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画面。书中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的情景,即便落后贫穷,他们也是艰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勤勤恳恳的踏实感。正是因为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苦难与挫折只是生活中的逆流,真正的意义在于对生活所保有的热情和不屈不挠的信念。
整部小说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了心中理想不断奋进的过程来展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苦难却从不言弃的刚毅青年,贫苦却不卑不亢,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因为他不甘被命运玩弄,他的理想激发着他闯荡世界的劲头。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励志形象。
细细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正是当下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年轻人最缺乏的人生经历。如今,国家富强,社会安定,读后感人民安康,但是总有一部分人,怨社会、怨时代、怨人情,不从自身查找问题,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丝毫经不起生活的考验,这些人和事实在令人痛心。
我打心眼里的佩服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真正是平凡的世界里走出了不平凡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像他们一样自立自强,不卑不亢,奋斗进取,勇于追逐理想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4追梦进行时
容易实现的,那不是梦想。
轻言放弃的,它不叫诺言。——题记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它是那么的虚渺,看不清,抓不到;又足够真实,至少我明白要奋斗,不惜为之挥洒血汗。走在追梦的路上,虽看不清所谓远方,后背也没有天使翅膀,一个人,默默 ……此处隐藏9113个字……有炒作,它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真正的敬意总是起自于默默的阅读。奇怪的就是,为什么路遥作品中那些穿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衣服,说着那个时代特有语言的人物,却能打动今天的年轻人。要知道社会变化如此之快,一代和另一代之间用不了十年。而且呢,现在青年人非常倾向于在自己同龄人中去寻找那种偶像和兴奋点。
一个外国学者他提到过,他说实际上应当把作家作品的杰出性和持久性划等号。路遥就是这样的作家,和《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
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3暑假里,我偶然发现书架顶层有一套我没看过的书,厚厚的三卷本,书脊上写着:平凡的世界,路遥著。
“这是什么书?”我好奇地问爸爸。
“一部好书,你可以看看。”爸爸伸手帮我取下来。
我抱着翻翻看的想法打开第一卷,没想到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后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一鼓作气读完了这部被称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的长篇小说。
我发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贫穷的村落,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还有穷得上不起学的孩子……
我最喜欢的是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由于家庭贫困,成绩突出的兄弟俩都没能完成学业,而是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哥哥孙少安办起了砖场,历尽千辛万苦使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孙少平回到农村后也历尽波折,从农民到乡村教师,又到朝不保夕的揽工汉,再到煤矿成了一名矿工,由于表现突出当上了班长。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从不认输。他们一点一点、坚韧不拔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完这部书,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带着我坐上火车又转乘汽车,去看了爸爸小时候生活过的农村。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站在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的土坯房前,我的脑海中都浮现出小说里的那些人们,在这之前,我了解的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没有想到过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大部分地方是农村,更没有想象在贫穷落后的地方人们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那里的孩子怎样成长。
这部书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凡的生活,什么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我想,自己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部书,想起书里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4看着书名就能够想象得到作者会讲述一个主人公的平凡的一生,只是我只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翻开里面的内容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能够带动我内心跌宕起伏的好书。一般能被我自己认可为“好书”的书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能让我在喧嚣繁杂的世界中寻求到内心的安宁的,比如《相约星期二》;第二种就是像《平凡的世界》这种的主人公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能带给我感动与激励的。这不像成功学之类的书籍,作者总是想办法鼓吹读者去努力去奋斗一样,这是能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别人的努力、奋斗、坚持的书。
作者以新中国之后农村的发展变化为时间轴,以少安与润叶、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故事为发展主线,讲述了主人公经历的人生历练,同时也从另一方面突出了新农村的变化。书中详细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很能够带给读者真实的感受。这里面每一个人的成长变化都是不容忽视的,看到他们总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合上书,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少平毕业后的成长经历。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博览群书不仅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更能将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少平的故事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不敢想象,如果少平没有在读书期间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他没有遇见晓霞,如果他在养家糊口的生活中因难放弃了读书,那也许他最终会走上他爸爸孙玉厚的路。所以,幸好他在很困难的环境中都还保持者自己的那股不畏险、不怕苦、不放弃的精神。他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看到,少平的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提携他、帮扶他的“好人”。但我想这些都还是应该归功于少平自己。因为优秀,因为真心对待别人,因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打动了别人,所以这些“好人”都愿意去帮他。想到这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只有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也许别人就会更加愿意帮助你。
常言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的,就像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故事一样,总是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很感动,但是感觉应该就会这样发展。晓霞是我们身边少有的一种人,她关心国家大事,在精神上尊重少平,最后以牺牲自我营救小生命的故事结尾。她是令人钦佩的。不能说她和少平的故事是个遗憾,因为就像她爸爸对少平说的那段话一样,在她活着的时候,她曾拥有过爱情的满足。好多人都说,如果晓霞没有死,那她和少平也是在未来不能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作者为了避免他喜欢的这样一个角色又变成第二个润叶,所以给她安排了这样一个悲壮的结尾。作者在文中写到“孙少平一旦进了惠英嫂的院落,不知为什么,就会情不自禁对生活产生另外一种感觉。总之,青春的激情和罗曼蒂克的东西会减掉许多。他感到,作为一个煤矿工人,未来的家庭也许正应该是这个样子——一切都安安稳稳,周而复始……”,所以不难猜到少平以后应该会一直照顾惠英嫂吧。
少安也是一个让人打心眼里佩服的人。相比少平,作为哥哥的他,生活的担子更重。他就是这个贫困家庭的主心骨,他也自觉担当起这个角色。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他自己富裕起来之后想到的不仅是自己的家庭,还有那样一个小山村。
少平和少安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在偌大的世俗大潮中迎难而上,勇于突破,勇于和困难作斗争。他们都是新中国新农村的冲锋者,是像他们这样的一类人推动者农村的改变。
现在难得静下心来看看这样的书了,简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也希望真正的好书能有更多的人认可,能从里面学到点东西,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了。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5好吧,尽管两鬓斑白了,但我依然不愿放弃所谓的“理想主义”,我仍然愿意相信千变万化的外在与不羁中,每个人的内心仍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必须坚守的底线,这个底线应该是诚实善良、自尊自爱、有追求有担当、坚持对爱和美好的信仰!做到这些并不难,既不需要高调,更不需要勉强,这是大自然的需要,是老天的安排,否则人类社会根本走不到今天。
自然,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各种不爽,甚至感觉周围偶尔也会出现“”。怎么办?对我而言,可以理解、宽容一切人和事,唯独不能宽容那些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弃底线、欺骗别人的虚伪和不堪。
当然,底线一般是道德与价值观范畴的,对之最大的惩罚也只能是无视,鄙视乃至指责都没什么意义,瞎耽误功夫,大家都挺忙的。
文档为doc格式